喝普洱茶致癌?普洱茶製程不當會產生黃麴毒素是真的嗎?

普洱茶熟茶/金蛇

近年來,關於普洱茶可能含有黃麴毒素,甚至導致癌症的說法在網路上流傳,引發消費者的疑慮。本文將針對這些說法進行探討,並引用相關研究結果,澄清事實。

科學界對「普洱茶致癌」的看法

首先,需要強調的是,科學研究通常只能指出某些物質「可能」與特定疾病相關聯,但無法直接證明因果關係。

以黃麴毒素為例,雖然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,但這並不意味著攝入含有黃麴毒素的食物必然導致癌症。

實際上,癌症的發生是多重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,包括遺傳、環境、生活習慣等。

不管是面對普洱茶,或者是其他的產品、食品,都應該要有這樣的科學素養,那麼就可以免於許多流言蜚語的恐懼訊息,甚至是同業散佈出來的假消息。

舉例來說:

  • 抽菸容易導致致癌,但是抽菸的人就一定都會得癌症嗎?

當你用這樣的思考方式去思考時,你就會發現有很多的謠言都不攻自破。

這種「一定」的概念,就已經失去了科學的基礎。

台灣大學研究:普洱茶不易產生黃麴毒素

針對普洱茶是否含有黃麴毒素的疑慮,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的碩士論文《普洱茶中黴菌毒素之研究》進行了相關調查。該研究抽驗了市售44件普洱茶樣品,結果顯示,所有樣品均未檢出黃麴毒素。這表明,在正常製程和儲存條件下,普洱茶並不容易產生黃麴毒素。

此外,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孫璐西也曾受衛生署委託,對普洱茶進行研究。她在雲南實地考察後,分析普洱茶的成分,並以多種霉菌進行實驗,包括最具毒性的黃麴毒素,結果均未在普洱茶中發現。孫教授推斷,普洱茶中的自然發酵霉菌對人體無害

專家觀點:普洱茶環境不利於黃麴毒素生成

專家指出,黃麴毒素主要由黃麴黴菌(Aspergillus flavus)和寄生麴菌(Aspergillus parasiticus)產生,這些黴菌通常在高溫高濕、營養豐富的環境下生長。然而,普洱茶的製作和儲存環境並不適合這些黴菌的生長,因此產生黃麴毒素的風險極低。

普洱茶保存對茶葉品質的影響

需要注意的是,任何茶葉在儲存不當的情況下,都可能受到微生物污染。因此,為了確保茶葉的品質和安全性,建議消費者:

  • 將茶葉存放在乾燥、陰涼、通風的環境中,避免高溫高濕。

  • 使用密封性良好的容器,防止外界污染物進入。

  • 定期檢查茶葉的狀態,如發現異味或異常,應停止飲用。

香媞結語

綜合研究結果,在正常的製作和儲存條件下,普洱茶產生黃麴毒素的風險極低

大家無需過度擔心,但仍應注意茶葉的儲存方式,以確保飲用安全。

相關文章